堆肥总发臭招虫?3招让院子清清新爽 咱种地的都晓得,秸秆、鸡粪这些堆一块,没两天就臭得熏鼻子,苍蝇蚊子嗡嗡飞。邻居路过都皱眉头,本身看着也闹心:堆肥咋就成了“净化源”呢?不慌,事实上是没找对法子。
选对带“除臭buff”的堆肥箱
如今有那种智能封锁式堆肥箱,带活性炭过滤层,好比“绿农宝”家的那款,箱体正面有排气孔,臭味能被过滤掉一大半。我隔壁王叔去年买了一台,放院子角落,路过根本闻不到味。记得选带轮子的,便利挪动,翻堆的时分推着奔忙就行。
撒点“除臭小能手”微生物菌剂
网上买现成的EM菌剂,1公斤能处置5吨秸秆。撒的时分不直截了当倒,先和10倍的麸皮拌匀,再分层撒到堆肥里。我试过直截了当撒,效果差点,拌麸皮后菌剂能散布更平均。撒完盖层秸秆,既能保湿又能挡住臭味往上跑。
每周花10分钟“给堆肥翻个身”
用铁叉从堆肥底部往上翻,把外层干的翻到两头,外面湿的翻出来。夏天温度高,3天翻一次;春秋每周一次就行。去年我偷懒没翻,堆里长了好多蛆,后来按时翻堆,虫子分明少了。翻堆时戴副厚手套,不被秸秆扎到手。
发酵太慢跟不上种地节拍?4个技巧减速腐熟 有时分焦急用无机肥,堆了俩月依然硬梆梆 的,急得直跺脚。事实上发酵快慢和温度、水分、碳氮比都有关系,咱一个个来处理。
用“土温度计”盯紧温度
找根长点的木棍,插进堆肥中心,半小时后拔出来,摸一摸:烫手(50℃以上)就正常,温温的(40℃以下)就得升温了。这时分能够加些“发热资料”,好比碎木屑、玉米芯,铺5厘米厚,再浇点红糖水(1斤红糖兑10斤水),3天就能升温。
抓把堆肥捏一捏测水分
适宜的水分是“捏成团不散,落地能散开”。太干就浇点沼液,没沼液就浇清水,不浇太多,湿透就行;太湿就加干秸秆,好比水稻秸秆打碎,铺一层再翻堆。去年我堆的时分水加多了,堆肥不断黏糊糊的,后来加了晒干的玉米秸秆才恶化。
按“3:1”配好碳氮比
秸秆、木屑这些“碳多”的资料,和鸡粪、猪粪这些“氮多”的资料,按3:1的比例堆。好比300斤秸秆配100斤鸡粪,再加点豆粕(增氮)或许花生壳(增碳)。我试过全用秸秆堆,半年都没腐熟,加了鸡粪后,2个月就成黑褐色的无机肥了。
给堆肥盖层“保温被”
用旧棉被或许遮阳网盖在堆肥上,周围用石头压好,既能保温又能保湿。冬天温度低,盖了“保温被”的堆肥,温度能比不盖的高10℃摆布。我家冬天堆肥就靠这招,没耽搁春天种地用肥。
堆出来的肥肥力不不乱?数据监控帮你精准把控 有时分堆出来的肥,有的地块用了庄稼长得好,有的却烧苗,愁人。事实上是堆肥进程中各项数据没把控好,如今有智能设备能帮咱实时监控。
买个“堆肥小总管”智能传感器
插在堆肥里,能实时显示温度、湿度、pH值,手机上下载APP就能看数据。好比“农智星”的传感器,充一次电能用3个月,温度超越60℃会报警,提示咱该翻堆了。去年我靠它发现堆肥pH值偏高,及时撒了点硫磺粉调回来,才没妨碍肥效。
腐熟度看这3个“标记”
一是颜色变深,从金黄、褐色酿成深褐色;二是没啥臭味,反而有股泥土的幽香;三是用手捏,秸秆一捏就碎。到达这3个标记,就能够 把堆肥筛一筛,粗的持续堆,细的就能用了。我之前没筛直截了当用,后果地里长出好多杂草,后来筛过之后就好多了。
发酵好的肥“分批次”用
第一次种地,每亩用200斤就行,不贪多。好比种玉米,收获时撒在种子旁边10厘米处,不直截了当接触种子,避免烧根。用过的地块,察看庄稼长势,假如叶子发黄,下次能够多加点;叶子浓绿发黑,就少加点。我如今基本上先在小块地试,再大面积用,没出过咨询题。
你看,用智能堆肥零碎处置农业废弃物,不只能处理净化咨询题,还能变出肥美的无机肥,省下买化肥的钞票。咱种地的,确实是要把“废物”酿成“瑰宝”。你家如今怎样处置秸秆、粪便的?要不要试试这些办法,让地里的庄稼长得更壮实?